槟榔屿 (乔治市) | 岛屿

Malaysia / Pulau Pinang / Sungai Ara / 乔治市
 岛屿, 只绘制边界, 不画标题

莱特(Francis Light) 於1786年登陆槟岛时,槟岛在马来社会之间已普遍采用一个特定地名,称为“Pulau Pinang”那是因海角生长着若干槟榔树而得来的名称。1592年时,一名英国航海家兰开斯特(Lancaster)曾航抵槟岛,在他的记录中称该岛为“Pulau Pinaon”。1597年,葡萄牙航海家古定河提伊利地亚(Manoel Godinho De Eredia)在他的《黄金半岛题本》书中绘制的黄金半岛(即马来半岛)地图也注明槟榔屿的位置,称它为“Pulau Pinam”,也是根据马来名称译音的地名。至於华文的“槟榔屿”一名,显然也是同一来源,而“槟榔屿”这名称最先在15世纪明朝的《武备志》中出现,所指的正是槟岛,由此可知,槟榔屿这名称很早就存在了。槟岛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海峡殖民地之初,殖民地政府为了砍伐森林,开辟道路,建筑房屋,就在开发较早,人口较多的马六甲号召华族工人、农民、小贩和商人到槟岛来发展。当时华人的人数约有二百人,因为那是新辟的码头或商埠,所以大家称它为“新埠”。不过,“新埠”这名称惯用在当时的广东方言,福建方言则称为“埠”,直至现在,“新埠”已没有人采用,但“埠”这名称还常在当地华人口中流传。後来,当地华人人口不断增加之後,大家就以“槟榔”和英国人在旧关仔角所建的“城堡”结合成一个简明的名称:“槟城”,或将“槟榔屿”简称为“槟岛”。不过,书面上,依然常用较优雅的名称:“槟榔屿”一名。例如清朝末年,中国政府驻槟城领事馆的来往文件上都称槟岛为“槟榔屿”,二次大战前後,中国国民政府的文件上也称槟岛为“槟榔屿”,如“中华民国驻槟榔屿领事馆”。在商场上,许多人根据英文的“Penang”音译为“庇能”或“比能”。在一些文人雅士的笔下,槟岛也被套以“东方花园”的雅称,中国作家郁达夫更称它为“东方花县”。1941年日本军阀侵占槟岛後,曾依照槟榔岛的读音给槟岛取名为“彼南岛”,当地华人社会也只好顺其意的转称“彼南岛”,不过这名称从1945年9月3日槟岛光复那一天起就在当地华人社会中消失了。 檳城包括檳榔嶼和大陸上的威斯利省(或簡稱威省)(Province Wellesley - Seberang Prai),面積為1031平方公里,人口114萬。檳榔嶼是一個龜形小島,與馬來半島隔海相望,全島綠意盎然,植被蒼翠,森林覆蓋面積達30%,被譽為“印度洋上的綠寶石”和“東方明珠”;威斯利區則有寬廣的平原。 檳榔嶼扼守馬六甲海峽北口,與馬來半島只隔3公里寬的海峽相望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曾經是海盜藏身之處,1786年又成為英國在馬六甲海峽第一個殖民地,並作為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基礎,已有上百年的海運和貿易歷史,目前以輕工業和港口貿易為主,並盛產豆蔻、椰子、海鮮,稻田在威斯利省。 檳城的首府喬治市(喬治指的是蘇丹.阿卜杜拉將檳榔嶼讓給英國東印度公司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),位于檳榔嶼島的東北,背山靠海,港面寬闊,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、具有古老歷史文化的大城市,1786年弗朗西斯.萊特上尉得到檳榔嶼後致力于檳城的建設,目的在于使檳榔嶼成為連接歐亞兩洲的貿易要地。從此檳城成為自由港,1960年被取消。許多對南洋新天地滿懷希望的華人和印度人移民至此,並在此扎下了根,各種移民的文化聚集一堂,形成獨特的城市面貌和氛圍;同時這里海陸穿空交通非常發達,是馬來西亞的大港口之一,也是馬來西亞唯一的自由港、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,地位僅次于首都吉隆坡,是亞洲經濟發展中的一顆明珠,這些都吸引了大批游客。 槟城的变迁主要可分為以下階段: 1·开辟前(1786年以前); 2·殖民地时期(1786年─1941年); 3·日治时期(1942年─1945年); 4·独立前夕(1946年─1956年)以及 5·独立後(1957年─1999年)等。 不过,由於开辟前岛上没有人结社定居,这个时期的歷史无以考究,惟有从殖民地时期开始
附近的城市 :
经纬度:  5°22'11"N   100°15'39"E
  •  16 公里
  •  44 公里
  •  92 公里
  •  107 公里
  •  127 公里
  •  141 公里
  •  152 公里
  •  201 公里
  •  255 公里
  •  356 公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