檳榔嶼 (喬治市) | 島嶼

Malaysia / Pulau Pinang / Sungai Ara / 喬治市
 島嶼, 只繪製邊界, 不畫標題

萊特(Francis Light) 於1786年登陸檳島時,檳島在馬來社會之間已普遍採用一個特定地名,稱爲“Pulau Pinang”那是因海角生長著若干檳榔樹而得來的名稱。1592年時,一名英國航海家蘭開斯特(Lancaster)曾航抵檳島,在他的記錄中稱該島爲“Pulau Pinaon”。1597年,葡萄牙航海家古定河提伊利地亞(Manoel Godinho De Eredia)在他的《黃金半島題本》書中繪製的黃金半島(即馬來半島)地圖也注明檳榔嶼的位置,稱它爲“Pulau Pinam”,也是根據馬來名稱譯音的地名。至於華文的“檳榔嶼”一名,顯然也是同一來源,而“檳榔嶼”這名稱最先在15世紀明朝的《武備志》中出現,所指的正是檳島,由此可知,檳榔嶼這名稱很早就存在了。
檳島成爲英國東印度公司海峽殖民地之初,殖民地政府爲了砍伐森林,開闢道路,建築房屋,就在開發較早,人口較多的馬六甲號召華族工人、農民、小販和商人到檳島來發展。當時華人的人數約有二百人,因爲那是新辟的碼頭或商埠,所以大家稱它爲“新埠”。不過,“新埠”這名稱慣用在當時的廣東方言,福建方言則稱爲“埠”,直至現在,“新埠”已沒有人採用,但“埠”這名稱還常在當地華人口中流傳。後來,當地華人人口不斷增加之後,大家就以“檳榔”和英國人在舊關仔角所建的“城堡”結合成一個簡明的名稱:“檳城”,或將“檳榔嶼”簡稱爲“檳島”。不過,書面上,依然常用較優雅的名稱:“檳榔嶼”一名。例如清朝末年,中國政府駐檳城領事館的來往文件上都稱檳島爲“檳榔嶼”,二次大戰前後,中國國民政府的文件上也稱檳島爲“檳榔嶼”,如“中華民國駐檳榔嶼領事館”。在商場上,許多人根據英文的“Penang”音譯爲“庇能”或“比能”。在一些文人雅士的筆下,檳島也被套以“東方花園”的雅稱,中國作家郁達夫更稱它爲“東方花縣”。1941年日本軍閥侵佔檳島後,曾依照檳榔島的讀音給檳島取名爲“彼南島”,當地華人社會也只好順其意的轉稱“彼南島”,不過這名稱從1945年9月3日檳島光復那一天起就在當地華人社會中消失了。


檳城包括檳榔嶼和大陸上的威斯利省(或簡稱威省)(Province Wellesley - Seberang Prai),面積為1031平方公里,人口114萬。檳榔嶼是一個龜形小島,與馬來半島隔海相望,全島綠意盎然,植被蒼翠,森林覆蓋面積達30%,被譽為“印度洋上的綠寶石”和“東方明珠”;威斯利區則有寬廣的平原。
檳榔嶼扼守馬六甲海峽北口,與馬來半島只隔3公里寬的海峽相望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曾經是海盜藏身之處,1786年又成為英國在馬六甲海峽第一個殖民地,並作為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基礎,已有上百年的海運和貿易歷史,目前以輕工業和港口貿易為主,並盛產豆蔻、椰子、海鮮,稻田在威斯利省。
檳城的首府喬治市(喬治指的是蘇丹.阿卜杜拉將檳榔嶼讓給英國東印度公司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),位於檳榔嶼島的東北,背山靠海,港面寬闊,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、具有古老歷史文化的大城市,1786年弗朗西斯.萊特上尉得到檳榔嶼後致力於檳城的建設,目的在於使檳榔嶼成為連接歐亞兩洲的貿易要地。從此檳城成為自由港,1960年被取消。許多對南洋新天地滿懷希望的華人和印度人移民至此,並在此紮下了根,各種移民的文化聚集一堂,形成獨特的城市面貌和氛圍;同時這里海陸穿空交通非常發達,是馬來西亞的大港口之一,也是馬來西亞唯一的自由港、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,地位僅次於首都吉隆坡,是亞洲經濟發展中的一顆明珠,這些都吸引了大批遊客。

檳城的變遷主要可分為以下階段:

1·開闢前(1786年以前);
2·殖民地時期(1786年─1941年);
3·日治時期(1942年─1945年);
4·獨立前夕(1946年─1956年)以及
5·獨立後(1957年─1999年)等。

不過,由於開闢前島上沒有人結社定居,這個時期的歷史無以考究,惟有從殖民地時期開始。
附近的城市 :
經緯度:  5°22'11"N   100°15'39"E
  •  16 公里
  •  44 公里
  •  92 公里
  •  96 公里
  •  107 公里
  •  127 公里
  •  146 公里
  •  152 公里
  •  255 公里
  •  346 公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