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道西唐樓群 (香港)

China / Hongkong / Hong Kong / 香港 / 太子道西, 190-204
 有趣的地方, 住宅社區
 上傳一張照片

位於太子道西190至204、210及212號近花墟,為現存市區最大唐樓群之一。這些四層高的樓宇,建於一九三二年,由一間比利時建築公司興建,當時被稱為「摩登住宅」,主要住戶為中產家庭。原址本有一列十六座唐樓,全部皆為四層高。現時,中間的兩座及最尾四座已被重建為新式樓宇。太子道西190至204號一連八座唐樓相信為市區現存最完整的一整列戰前唐樓。而這些唐樓的「廣州式騎樓」形式一條相信是全香港最長的唐樓迴廊之一。由於鄰近花墟,部分地舖現在為鮮花舖頭。

(資料來自www.hk-place.com)‘香港地方’。
tinyurl.com/39b9f7n
附近的城市 :
經緯度:  22°19'29"N   114°10'20"E

評論

  • 正在文物探知館舉行的「共建香江──法國築蹟一百六十年」展覽,讓人了解到法國人在香港百多年來留下了不少輝煌建築。最初出現的法式建築物,應是聖保祿修會的「聖童之家」(已拆卸),後來法國人參與了不少世俗建築,包括平常百姓入住的唐樓,現今位於太子道西「花墟」的一列舊式住宅,便是法國和比利時商人合作的項目。 不久前市區重建局宣布保育一批戰前「騎樓」建築,在「花墟」十幢建於一九三二年的住宅亦納入活化之內。市建局「睇中」這地點,是因為該處的唐樓保留了當年盛行的裝飾藝術風格(此風格源自法國),著重垂直線條和幾何圖案。在太子道西與園藝街交界的一幢唐樓,上層側面可見弧形大露台,正是戰前的「摩登」特色。 那裡原有十二幢四層高的建築物沿太子道西一字排列,門牌由一九○號伸展至二一二號,可惜中間有兩幢已改建為高層的新樓(二○六和二○八號),失去了完整性。不過,那相連的八幢樓仍是香港現存最長的一列戰前唐樓,「騎樓」下面的支柱長廊在今日的香港已屬罕見了。 該處現有七間花店,樓上單位大部分為舞蹈學校、電影製作室和補習社。市建局建議保留花店,並引入與文化藝術有關的店舖,成為「文藝花墟」。然而,在修葺的過程中最好能減少過度的改建和粉飾,俾能保持唐樓的原來特色。
  •  49 公里
  •  67 公里
  •  211 公里
  •  472 公里
  •  684 公里
  •  736 公里
  •  761 公里
  •  937 公里
  •  1117 公里
  •  1221 公里
這篇文章上次修改 14 年前